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204章可回收火箭(2 / 2)

  “就是……”李国庆解释了一遍刚才董显德说的事情。

  听完李国庆的解释,陈耀摸了摸自己光洁如镜的额头,还有不断后退的发际线,暗自叹息这硕果仅存的乌发,可能要一去不复返了。

  不过看了一眼已经地中海的李国庆,陈耀多少还心里好受了一些。

  董显德连忙问道:“老陈,咱们长五—d研发工作进度如何?”

  正在担忧发际线的陈耀,看了一眼手表回道:“进度已经非常快了,再过5天左右,就可以进行第一次地面试车了。”

  长五—d型,就是在长五—b、长五—c基础上改进的全新版本。

  尽管有效载荷没有太多提升,近地轨道最大有效载荷是37.2吨左右,同步轨道是21.8吨左右。

  但是长五—d增加了一个非常重要的系统,那就是这几年太空探索公司一直在搞的可回收运载火箭。

  去年太空探索公司去实验了第一次可回收运载火箭。

  不过长五—d的可回收系统更加彻底,根据原方案设计,不仅仅可以实现芯一级回收,还可以实现芯二级回收。

  而且在回收方式上,也和太空探索公司的猎鹰火箭不太一样。

  长五—d的芯一级,是在卡门线(海拔100公里)附近分离,然后调整下降姿势,在下降过程中逐步通过辅助发动机减速。

  直到下降到海拔30公里左右,便展开辅助飞行机翼,进入大型无人机模式,直接飞回去发射场或者回收地点、海上回收平台船。

  同样芯二级也是差不多的回收方式,不过芯二级多了近地轨道环绕飞行和入大气层两个阶段。

  如果长五—d的芯一级、芯二级回收成功,那么发射成本可以压低90%左右。

  毕竟运载火箭的燃料非常便宜(相对而言),加上国内电价年年下调,长五发射一次的燃料费用大概在120万左右。

  真正的成本大头,其实是芯一级、芯二级,里面的发动机、电子控制系统、维护设备、燃料储存罐等,都是价比黄金的东西。

  目前长五—c的发射成本是5.8亿华元一次,而正准备测试的长五—d发射成本大概在6000万左右。

  如果可以重复利用10次,成本可以下降为5000万左右;可重复利用二十次,成本下降为3500万左右;超过三十次,成本将低到2000万左右。

  不过可回收火箭的也不是没有缺点,本来按照长五—d的设计参数,作为一次性运载火箭,可以将近地轨道的有效载荷提升到55吨左右。

  但是为了实现芯一级二级的可回收,牺牲了将近17.8吨的有效载荷。

  有得必有失,这就是可回收运载火箭要付出的代价。

  ……

  董显德想了想说道:“老陈,你们尽快安排测试,我去卫星组装公司那边,安排人员过去汕美。”

  “分内之事。”陈耀点了点头。

  正打算离开的董显德,突然停了下来,转过身说道:“对了,三月份有两批新研究员和工程师过来,人数大概是500人左右。”

  “500人?”陈耀诧异起来,一旁的李国庆也是一脸古怪。

  一次性增加500名研究员和工程师?国内哪里来这么多研究员和工程师?

  有时间又是航天领域的研究员和工程师,国内绝大多数都集中在航天科工。

  “不会是学生兵吧?”李国庆冷汗直冒地问道。

  董显德无奈地摊摊手:“300名是高校毕业生,还有200名部队转业过来的。”

  “我的天……”李国庆捂着额头苦笑起来。

  原来所谓的研究员和工程师是一帮新手,李国庆和陈耀顿时感到头皮发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