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四百八十二章 计划(2 / 2)


这朝野上下凡是有头有脸的主儿,只要家里有适龄儿童的,是全都上册子了。

赵佶伸手拉开了册子,一折一折,这怕是有上百人吧。

老九这肯定不是选伴读的。赵佶立刻就明白了来,但他还是不解。赵构就俩孩子,却选了这么多的同龄人,他要干嘛呢?

“孩儿欲设立一宫学,取朝臣勋贵子弟而教之,父皇以为如何?”

赵构可是很清楚自己还有几年时间的,可没想着挖坑埋人。

过几年他就要“死”了,那在死之前,肯定是要把继承人给理顺的。拢共就四五年时间,这个时候把人往失败者的身上去绑,可不是把人往火坑里推么?

在他的计划中,于第八年的时候就会明确目标,也就是再有四年,随后就是将一皇子分封出去。这算是一个被淘汰者吧。

但就算如此,他也会给之安排好去路的。

省的那可怜孩子打小就生活在‘哥哥’的魔掌下,那谁个要真的魔鬼一瞬间,他小命都会没了的。

而且建立宫学,建立一个标准的贵族学校,展开的也是绝对的‘素质教育’,全科目发展。这亦是他为今后的子子孙孙立下的规矩。

赵构是真不觉得皇家的传统教育有什么好。

至少受教育者太容易受老师的影响和摆布了。

看看赵桓和耿南仲的关系,后者的真实能力到及格分了么?一年的时间里干了多少蠢事?但赵桓有责罚耿南仲么?

把国家教给耿南仲手中的结果就是历史上的靖康之耻。但就是如此的一个人,却依靠着自己是帝王师的身份,轻而易举的攥取了朝堂大权。

虽然这家伙本身是好运气的躲过了那一劫,但耿南仲真的是死不足惜。

听了赵构的解释,赵佶拍手叫好。至今为止他都没有忘记自己当初被囚宫中时候的那段痛苦,对赵桓心有芥蒂,自然对耿南仲自也喜欢不来。

所以,那老一套的东西废了也就废了。横竖他是没接受过那种教育,他立下的太子倒是接受了,却也没有学好。于是对赵构推行‘素质’教育持肯定态度。

毕竟这位是能把书画跟科举挂钩取官的主儿,大家都听说过翰林院,谁见过翰林书画院?牛的一比。

赵佶固然不是一个合格的皇帝,却绝对是个极富有创新意识的皇帝。

而且人家还酷爱踢球,对于课程表里的体育课半点意义也没有,音乐课也没问题。至于数学的重要性更是每个当权者都心知肚明的。

余下的国学、地理、历史、天文等,也都是上位者所应该学习的。

赵构带着满意的笑容而归,他就知道这便宜老子是不会叫自己失望的,而有了赵佶帮衬,这宫学的推进也再无阻碍了。

当然,赵佶便是真的要反对,对赵构也不会有什么大的触动,但这到底是个麻烦!因为他是赵构名面上的老子。

“接下就该选老师了……”

素质教育么,师资力量是很重要的。不过这事儿暂时还没到透漏下去的时候,怎么着也要到了来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