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段四一 密档(1 / 2)

段四一 密档

阴暗的长街,两边砖木结构的明式房屋黑影重重,楼阁上挂着灯笼,灯笼的光线幽冷异常,十分黯淡。风灌进这街道发出“呜呜”的轻响……此情此景,就像阴间鬼都一般。

京师入夜后已经戒严,偶尔有巡检的兵丁皂隶打着灯笼从长街上经过。他们看见街道上有一辆马车和一队人马,正想上去盘问时,一个皂隶轻轻说道:“玄衣卫的车。”于是众人便急冲冲地从街道上通过了。

马车旁边,一个身穿青衣头戴帷帽的女子正躬身立于车帘之旁,低声说道:“禀总舵主,一个时辰前发现都察院御史杨聪、礼部郎中陈可友等五人进了礼部侍郎周治学府邸后门,历时三刻而出。”

当这个青衣女子称呼“总舵主”的时候,周围的玄衣卫都对那青衣女子肃然起敬,因为只有张盈那些老一批的干将才敢称呼总舵主,其他人都只能称呼“指挥使”。

这个青衣女子叫巧娘,是张问几年前在福建一个乡村救下的女子,然后送到张盈那里,做了玄衣卫。当时白莲教在延平府的坛主姓金,金坛主派教众到地方收粮……其实和抢粮差不多,其中有几个教众在一户人家里发现巧娘姿色不错,便动了淫|心,把巧娘的丈夫和公婆都打死了,抢出了巧娘,不料韩阿妹率军经过,张问也在军中,正遇到这件事儿,顺手就惩治了凶手,救出了巧娘。

车帘后面的张盈依然很放松地靠在椅子上,她软软地说道:“东厂那边不是给了咱们这几个人的密档么,他们有什么见不得人的事儿?”

巧娘跟着张盈好几年了,早已历练出来,对处理各种事务十分娴熟,听见张盈询问,巧娘便躬身答道:“那几个官员,没有谁是干净的,欺上瞒下、送礼受贿、霸占民产等他们都做过。其中御史杨聪最过分,中兴元年三月,杨聪看上一个民女,欲纳作小妾,却不料彼女已有婚约,杨聪便托在地方上做知县的好友寻了个由头,将男方逮捕入狱,以此胁迫彼女就范。那女子曾与未婚夫海誓山盟,抗拒不过,便上吊自尽,男方于狱中听闻,绝食而亡。这宗命案就是两条性命,但杨聪上下打点,又对两家百姓威逼利诱,就摆平了这件事,至今逍遥法外。”

张盈听罢淡淡地说道:“杨聪的旧账有些严重了,那可是人命关天的事儿……咱们去杨聪府上。”

一行人遂护着张盈的马车向杨府而去,走到一所宅子前面停了下来。那宅子的前门是一道厚实的朱漆大门,上面还有铜环,门厅屋檐下挂着两盏灯笼,照亮了门板上的两幅门神画像。

门神好像可以阻挡邪气鬼怪,但是,却阻挡不了活人。

马车刚一停下,便听见一个女子的声音道:“撞开!”这时巧娘的声音道:“慢着,办事不能让总舵主省心一些?大半夜的惊动四邻有什么好处,去敲门。”

这时一个玄衣女子便走上前去,抓住门板上的铜环急急地敲了一阵。过得片刻,里面就有人喊道:“是谁在外面敲门?”

女子道:“玄衣卫执行公务,快开门,否则罪加一等!”

里面嚷嚷了一会,把角门打开了,只见里面站着七八个人,都是家丁打扮。一个老头走了出来,左右打量着一番外面的人马。

巧娘说道:“怎么?要看玄衣卫的印信么?”

老头借着灯笼的亮光,总算看清楚了。玄衣卫的打扮他是听人说过的,青衣帷帽,尽是女子,这些特征非常明显,而且谁没事假扮玄衣卫作甚,那是死罪。老头急忙点头哈腰地说道:“不……不用了。”

巧娘冷冷道:“还不快去把你们老爷叫起来,咱们有公务要说。”

老头忙唤了一个小厮进去报信,一面喊道:“快开大门,迎玄衣卫公人进府。”

这时一个女子躬身走到马车面前,撩开车帘,张盈便从马车里走了下来。周围的玄衣卫腰上挂着剑,手里提着灯笼,见到张盈,便排成两列,弯腰行礼。

张盈从侍卫中间走了过去,她的表情慵懒,姿态放松,连正眼都没看那老头一下,便带着十来个侍卫走进大门。

那老头急忙跟了上去,陪着小心问道:“老奴不知玄衣卫贵使大驾光临,有何贵干?”

大明朝的女人地位极低,在社会的各种地方,很少看见男人害怕女人的事情。但是张盈却完全背道而驰,她虽然很少说话,但所到之处,官民都卑躬屈膝、畏之如虎。

张盈仿佛没有听见那老头说话,根本就不予理睬。巧娘道:“你有什么资格和指挥使大人说话?等你们老爷来了再说。”

“是,是,大人请里面喝茶,我家老爷很快就来。”这老管家嘴上称呼着大人,但是对方却是一个女人,他总觉得这个称呼十分拗口。

张盈走进杨府的客厅,也不客气,直接便坐了上位,侍卫按剑立于两旁。杨府的人急忙送上来茶水,张盈旁边的巧娘冷冷道:“别忙乎了,指挥使不会喝你们的茶,嫌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