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8节(1 / 2)





  第15章

  今天来学堂给他们讲课的夫子是出身翰林院的大学士,教授的科目恰巧便是《礼记》。

  要是问娇娘在家读书的时候哪一门功课学得最多进度最快,《礼记》是排在最前头的。

  打从娇娘识字起,崔廷三不五时地给娇娘上课总会提到《礼记》,不管是正儿八经地教授内容还是随口说起的引导,这本书娇娘总算是熟悉得很了。

  这倒不是崔廷有多看重这《礼记》,理由说来还有些不敬:这世道以礼约束于人,大周虽然对女子的礼教没有前代那般森严,却也依然苛求甚多,即便不说女子,男子亦是时时为礼教约束,在他看来人唯有识礼精礼才将这束缚松解进而化为己用。

  他教导娇娘学习《礼记》其中大半心思也不外如是。

  这位夫子还是娇娘第一回 见,因着娇娘是新来的学生,夫子知道这是崔文山的女儿,故而也没有因为她年纪最小而忽略她,按惯例问了娇娘的读书进度便让她跟着几位公主殿下的学业进度一同听课,与几位皇子那边进度显然不同。

  得了夫子的话,娇娘乖巧点头应是,她还是头一回有同伴呢。

  学堂里三位公主殿下,最年长的清嘉才不过十岁,清源八岁,清惠将将七岁,宫里给她们选定的伴读也俱是在这个岁数之间,学堂里年岁差不多的孩子彼此课业几乎都是同样的进度,娇娘虽然快了些,但也不好特意将她隔开,索性就与其他的小娘子们一起。

  夫子今日所讲乃是“内则”篇中的一段,“内则”一篇的主要内容是在家中的礼仪规矩,即如何侍奉父母,如何敬长爱幼以及用膳时应遵循的一些礼仪。

  学堂夫子的授课显然与崔廷不一样,娇娘对这一篇早便熟悉但仍然学得津津有味。夫子先是领着他们诵读了几遍,又让她们自己读一会儿,接着就提问道:“有谁能起来说一说这段话的意思?”

  这就到了娇娘熟悉的环节,阿耶给她讲课时也喜欢先问她理解多少。不过今天她却不是唯一一个抬手示意要作答的,比她更快的是一个穿着葱绿色褙子的小娘子。

  “房雪薇,你先说。”夫子对举手慢了一拍的娇娘点点头,先叫了那个小娘子。

  房雪薇乃是礼部尚书家的嫡孙女,她是二公主清源的伴读,不过平日在学堂是三位公主身边一众伴读中读书最出色的,在教学的夫子那里印象很是不错,这会儿自然也是最积极的。

  夫子听着她的答话,面上笑意不绝,直待她话音落下出口夸赞道:“不错,你答得很好,已经理解了这篇的意思。”

  房雪薇顿时开心地笑了,不过很快就矜持地忍住坐下,看着身边的女伴向她投来艳羡的目光以及清源公主的点头认可,回应是一贯的淡然。

  夫子又简单点评了几句便叫了娇娘起身回答,满屋子的学生目光明显不明显地顿时聚集了过来,心里都想听听崔文山的女儿究竟如何,毕竟崔家的名头在这些人眼中可不一般。

  娇娘却全然没有注意到,她还从没有在这么多人面前答过夫子的话,不过她却没有一点儿怯场。

  先是认认真真地将这一段意思条理分明地解释了出来,还不算完,又接着补充了许多她自己的想法与感悟,将其中的内涵也一并点了出来,对一些已经不合时宜的规矩更是做了着重的批判。并不算长的一段话若是落在纸上,显然是一篇初具形态的策论了。

  这倒不是因为她学过,而是得益于崔廷对她一贯的训练,崔廷与她讲课时从不是点到为止,而是会用询问的方式一直引导她不断地延伸思考,直到她再也想不出为止。久而久之,她便养成了这样的习惯。

  听着她这一番回答,夫子脸上逐渐露出惊喜的神色,他着实没想到崔家小娘子小小年纪就能回答到这样的地步。

  能给皇子皇孙们教授《礼记》这门大课,他在学问上面自然不是一般的谙熟,一听娇娘的作答便知晓这是经过名家指点,真正“会学习”的学生,真不愧是文山先生亲自教导出来的。

  夫子对她赞不绝口,娇娘却不觉自己的回答有什么值得夸奖的,平时阿耶教她时她也是这般回答,每次阿耶都能给她补充许多。

  她理所当然地等着夫子给她指出还有哪里不到位的地方,然而夫子好像完全没有这个意思,仍是不停的夸奖:“……答得真好!”

  娇娘只好失望地坐下。

  她不知,夫子自然不是觉得她的回答没有更需要完善之处,只是娇娘学习的进度快,理解力又好,夫子平日教导这些勋贵小娘子们,其中可没有谁能到这样的地步,因此也没有意识到娇娘的期盼。

  看见夫子对新来的崔小娘子这般推崇,学堂里的人面色都染上了几分复杂,相觑几眼,俱是保持着微笑看了看娇娘才回过头去。

  太子和几个皇子那边的学习进度与她们不同,这会儿正在自己复习,但是娇娘的这番作答自然也听到了耳朵里去,一时间都是五味杂陈:崔家小娘子这才六岁就有立时策论之能,答题几乎面面俱到,平心而论这一篇即使是他们恐怕也做不到这么好。崔氏……果然是崔氏啊!

  一众小娘子里面倒是房家小娘子脸色有些不太好看,看向娇娘的眼神掩藏着丝丝难言的情绪,但只看了几眼便做不在意状转了回去。

  这个小丫头挺有几分本事啊!小霸王颇有些惊奇地抬眼看娇娘,他根本没在看自己的书,眼睛骨碌碌转了两圈,不知道打起了什么主意。

  小小的插曲很快过去,夫子又讲起课来,台下的学生们也很快恢复了原先的状态,听课的听课,复习的复习,唯独宁昊谦眼神直挺挺落在娇娘身上,叫人见了心儿发颤。

  下了课,萧越和于一铭是最先过来找娇娘说话的,于一铭因着上回被娇娘救了便自觉两人更熟识了,萧越则是纯粹的自来熟,对着娇娘就道:“崔小娘子,你读书读得真好哇!”

  他毕竟还只是个十岁的少年郎,又苦苦挣扎在学业里,虽说是陪太子读书的,可是实际上,这些夫子对他们的课业也没有轻轻放过的意思,因此他着实对读书厉害的人佩服,又兼着昨日这位崔小娘子徒手抓蛇救了他们,小胖子对娇娘的好感度那是蹭蹭往上涨。早上邀请崔小娘子到他们这边来坐的机会被那位活祖宗给破坏了的时候,他真是失望极了。

  于一铭要夸奖的话被他抢了先,一把挤开小胖子还不忘白他一眼:“你以为谁都和你一样不学无术的吗,也不看看崔家小娘子出身哪里,那是颍州崔氏!”他昨日回家以后才被家里长辈细细指教过颍州崔氏的名头,更是被家里人三令五申不要欺负人家,能交好便交好。

  娇娘看着他们在自己面前还有些懵,不过一听见他们是夸奖她读书好,才自觉恍然大悟,原来是要向她请教学习。娇娘是被崔廷一手教导出来的,虽然比不得真正教书育人的先生,但是对这两人说些经验也是够用的,更不必说娇娘完全没有藏私的想法。

  “读书一道……”

  樱红的小口一张一合,娇娘努力把自己读书做学问的经验传递给这两个“诚心向学”的新同学,却没有看到小胖子和于一铭的目光渐渐呆滞了起来。

  跟在小胖子后面走过来的嘉善终于忍不住笑了出来,才打断娇娘的教诲把两个同伴解救出来:“崔小娘子跟你们说的可都是有用的东西,你们可不能再在课堂上胡混了。”

  半真半假地打趣了几句,嘉善对娇娘笑眯眯地道:“先前就从长辈那里知道崔氏诗书传家的美誉,只是今儿见了崔小娘子才真的明白,以后我们课业上要是有什么不会的,就来请教崔小娘子,崔小娘子可别藏私呀。”她一边说着一边亲热地拉起娇娘的手。

  娇娘从前在颍州府有个世家的玩伴也是最喜欢挽着她,所以倒也没觉得嘉善这动作有什么不合适的,只是着实热情了些,她便也笑着点点头。

  屋子里的人这会儿也没有几个出去的,二公主清源那边见了这一幕,面上不显丝毫情绪,宛若寻常,只是身边原本叽叽喳喳不停的小娘子们都是各有各的表情,其中以房雪薇最是冷淡。倒是大公主清嘉带着三公主清惠走过来,清惠年幼,乖巧地站在大皇姐身后。

  娇娘见她们走过来就要蹲身行礼却被清嘉一把扶住:“崔小娘子不必如此,父皇说过在学堂里大家都是学生,不用行这等虚礼。”

  闻言娇娘就是一愣,下意识地朝清源的方向看了一眼,很快点点头甜笑着应了清嘉的话。学堂里一直密切注视着这边的人都暗暗交换了眼神。

  清嘉倒也没说什么,无非是些课业上互相交流的话,这些正是娇娘的长处,故而两人说起话来甚是相投,又有嘉善在一边不时也加进来说几句,气氛顿时热烈了些。

  这处的情形不少有心人明里暗里看着,只是毕竟大公主殿下在,无人过来打搅。唯独坐在娇娘另一侧的小霸王是越看越不顺眼,他这还没想好怎么收拾这崔家的小丫头,她就和清嘉掺和在一块了?

  倒不是有了清嘉他就不敢收拾崔思璇了,他宁昊谦混遍长安城还没怕过谁,只不过清嘉和太子这兄妹俩都是病秧子,他素来不爱搭理,懒得惹一身麻烦事,不过好在这些年这俩也识趣,对于不跟他对着干的他好心情放一马罢了。

  “小丫头,你过来!”

  一个嚣张的声音打断了娇娘正说着的话,转过头去,果然是那个坏心眼的雍乐侯。虽然心里对他有些微词,但一贯的好教养让娇娘仍是好脾气地道:“你是在叫我吗?我不是小丫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