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十三卷龙盘虎踞春秋事第一千三百五十四章放权(2 / 2)

亲疏远近,他看的极为明白,当然,这也与他一直在外领兵,不谙枢密院庶务有着很大的关系,他没有任何选择,只能紧紧靠在晋国公赵石这颗大树之下。

赵石想了想,琢磨着措辞,笑着点了点头,慢悠悠的道:“李大人为官兵部日久,政绩有目共睹,枢密院事嘛,说起来,我与张大人,常年领兵在外,对诸事并不熟稔,所以,日后还需李大人多多指点才是。”

这话一说,李承乾脸上笑容立时便盛了几分,一张老脸,起了无数褶皱,“国公过谦了,若非国公无意于枢密使之职,这枢密使之职如何会落在我这样老迈之人的身上?”

若说李承乾这人,才干是有,但为人也无法让人称道,到了老来,却是成了正经的官迷,和赵石的恩怨也仿佛都放了下来,只为自己前程在奔忙了。

说实话,赵石不喜李承乾之为人,一直皆是如此,从来没有变过,但就好像当年的李严蓄一般,都和赵石有着这样那样的恩怨,但总归成为了赵石的盟友。

时移事易,宦海之间,真的很难说谁是你真正的敌人,又有谁是你真正的朋友,一切都在变幻,跟不上的人,只能被越甩越远。

赵石此时便皮笑肉不笑的抽动了一下脸皮,道:“要说打算嘛,肯定不如李大人打算的清楚,不过既然李大人说了,我就提两句……”

李承乾好像丝毫没有觉察出赵石言语中的讥讽之意,笑眯眯的点着头,“国公请讲无妨。”

赵石则接着道:“我呢,在圣上面前说的很清楚了,来枢密院任职,不过担个虚名,当然,军机重事,我也责无旁贷,只要涉及军国重务,李大人这里我是随召随到,不需有何顾忌之处。”

听了这话,李承乾心里的一块大石算是完全放了下来,只要赵柱国不来争权,他这一任枢密使,必定能做出一些大事来。

赵石显然还没说完,这时继续道:“张大人虽初来乍到,但年富力强,果敢坚毅,希望他能与李大人同心协力,将枢密院事处置的条理分明,令朝野上下尽皆敬服才好。”

说实话,他这根本不像是枢密副使该说的话,更像是在对两个下官做吩咐。

但数遍国朝上下,能对着李承乾和张承两人这么说话的,除了皇帝陛下,可能也就只剩下他这位晋国公了,即便是魏王殿下倚老卖老,也是不成。

而且,他话说的也不算隐晦,就是告知两人,枢密院的事,他不想多管,都交给他们两位了,要是两人争权,弄的太过不堪,他是要说话的,有着警告的意思在里面。

赵石想了想,又补充道:“若是魏王殿下还有意重回枢密院,那我分管诸事,交给魏王殿下即可,若魏王殿下上了辞呈……两位大人就看着办吧。”

李承乾和张承对视了片刻,心里想的都差不多,这位真是要当甩手掌柜了?

之前李承乾怕赵石争权,这会儿又生出些,若是赵石真的撒手不管,枢密院的声势怕是要低了一半不只,以后有些事也就做不得了的念头来。

这时张承心里也有了底,便开口劝道:“国事维艰,奈何以国公之才,却想要逍遥自在,怕是不可得之啊。”

李承乾此时也附和道:“国公在外征战多年,想要清净几天,圣上万没有不准的道理,但方今天下未定,诸事繁扰,正是我等同心协力,精忠报国之时,奈何国公……国公这是……另有打算?”

赵石拱了拱手,笑道:“两位不必瞎猜,我可未想着置身事外,做个闲人,只是年纪还轻,威望有所不足,所以还请两位多多支撑,这枢密院啊,有了两位大人,诸事已定矣,若有大事,只管派人传召,我一定前来,与诸位大人共商军国之事,其他事嘛,还请两位大人多多担待。”

“嗯……若有事,只派人到我府中,或者是国武监那里送信即可。”

说到这里,他已经站起了身,向两人拱手道:“若无他事,我这里就告辞了,两位大人恐还有要事相商,不必远送,告辞……”

他这里可是走的干脆,留下李承乾和张承两个人面面相觑,两人都算得上是官场沉浮多年,但心下却都茫然,见过争权争的头破血流的,也见过放权放的自家被赶出门的,但这么任事不想搀和的枢密副使,却从未听闻过。

即便是魏王殿下无有所求,在枢密院中也要管上一摊子事情,谁若轻易插手,定然会惹的魏王殿下恼怒。

这位如日中天的晋国公,竟然视枢密副使之职如无物?还比不上那小小的国武监山长之位不成?

(三更,明天十二月最后一天,终于熬了过来,阿草是不是可以说一声,够努力?)(未完待续……)I8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