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十八章 历史翻开崭新的一页(2 / 2)


“这么快!”王易有点意外,李弘节的动作还是挺快的。

今天是正月十八,二十八日开工,只有十天时间了,一切准备工作都做好了吗?

“是的,这次共征集五万民工,”王复点点头,依然用较低的声音说道,“布告还未发出之时,各地的里正就已经挨家挨户动员年青的劳力了,我们庄上也要出一些劳力!”

“复哥,那是不是对我们有什么不好的地方?”王易有点担心。

“不会!”王复笑着摇摇头,“我父亲和近叔早料到这样,都已经做好了应对措施,二公子您就放心好了,他们早已经将事儿安排好了!”

“那就好!”王易松了口气,他怕打乱王作的安排。

这两名他手下最重要的人物,办事效率真的不是一般的高!

“二公子,疏浚钱塘湖即将开始,可能李弘节会时常来传你说事,小的也安排了人手接应,以防万一,李弘节身边也有人安排着,若二公子在外出时候遇到不清楚身份的人,只要他们有这个标识,你就尽可放心!”王复说着作了一个手势,对王易描述起来。

“我知道了,多谢复哥周到的安排!”王易满是赞赏地说道,王作、王复等人做事考虑还是挺周到的,这让王易很有种安全和放心感!

两人正说着,从外面匆匆跑过来王听,后面跟着一个公门中人,王听上前对王易和王复行了礼,再对王易说道:“二公子,这是刺史府来的人,说有要事!”

正是说曹操,曹操就到,李弘节果然派人来唤了。

那名公门中的人也上前对王易行了礼,一脸恭敬地说道:“王公子,李刺史有事想和您商量,想请您过府去聊聊,请随小的一起过去吧!”

王易和王复对看了一眼,即对那人应道:“好!还请稍候,在下去换身衣服!”

王易回到屋里,听了王复吩咐几句,换了身衣服,也就跟着来人走了。

到了刺史府,无需通报,王易就被领进了李弘节的书房。

一番礼节过后,两个坐下说话。

李弘节心情很好,一脸笑眯眯的神色看着王易说话:“王公子,张贴在城内的布告想必你已经知晓了吧?天气将转暖,趁现在春种未开始,某想着趁此空闲时候,早些动工,若是能在夏收之前将钱塘湖疏浚好,那夏天时候雨水多,钱塘湖就能集满水,夏种之后,可以以钱塘湖之水灌溉,说不定今年的夏种作物,就会因为钱塘湖有水灌溉而丰收的!”

“李刺史行事果断,能处处为杭州的百姓着想,这么快下令疏浚钱塘湖,让在下甚是感动,在下觉得在春闲之时开始疏浚,是上佳之选择,只不过钱塘湖淤积物实在太多,不知道何时能疏浚完毕,希望不要误了春耕就好!”王易对李弘节的办事效率自是挺佩服,从他提议到李弘节开始下令疏浚钱塘湖,才不过短短几个月时间,这么一项非常重大的工程,放在后世也不可能这么快就做出决定的,这位杭州刺史还是行事果断之人。

疏浚河湖这种事最好的时机应该是在秋收之后,那段时间田里没什么活,征用民工最不会误事,但那样的话就要挨到下半年,时间久了又有变数,春种之前也不失为一个好时机,而且清理出来的淤泥什么的还可以当作田间的肥料使用,用来改善钱塘江边那些因为受咸潮影响而作物生产不良的土壤的土质。不过就是怕工期过长,花了大半年或者一年,那这些民工就不能参加春耕夏种秋收了。

“不会的,今次征用的民工才五万,家中有数丁者才征集,只有一个劳力者就免征,这样应该不大会误了农事,这事你就不要担心了,”李弘节说的挺自信,对着王易笑了笑道,“今日某传你来,是想继续和你聊聊疏浚中一些细节上的事!”

上次王易和李弘节说了趁疏浚之机,把进出钱塘湖的几条河溪都疏理一番,再一道修一些水利工事,以方便灌溉,不过如何修建这些水利设施,在什么位置修建,还要细细察看一番的。今日李弘节传王易来,就是想继续讨论这方面的事。

“李刺史问询,在下自然不敢藏掖,定知无不言!”王易作一礼,带着笑应道。

“那好,某今日洗耳恭听…”

---------------

贞观二年正月二十八日,春寒料峭中,年节的气氛刚刚淡去,五万多民工齐聚在杭州城西的钱塘湖岸,杭州刺史李弘节宣布,疏浚钱塘湖的工程正式开始。

站在一旁的王易一脸的自傲感,历史翻开了崭新的一页,有史以来对钱塘湖第一次大规模的疏浚正式开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