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58节(1 / 2)





  原本还算热闹的灵官渡码头人影稀疏,有人趁着夜色躲上了一艘民用小船,水边的渔民偶尔会用打渔船载客,价钱自谈,之前要禁,没禁得住,一到夜里还是有无数民船像过江之蚁,慢悠悠地从这头晃到那头。

  这人上船就道:“价钱尽管开,快些过江就行。”

  有人从船舱里慢悠悠地出来,朦胧月色只照亮了这人半张脸。

  “虞家的杨管事,出手果然阔气啊。”

  杨伺抬头,发现站在自己面前的居然是姜琰琰。

  杨伺转身就想上岸,却发现船早就动了,都快走到江心了。

  姜琰琰瞧着他想要跳水,又说:“你尽管跳,你能活着游到岸上,算我输。”

  杨伺犹豫了,要知道,姜琰琰是可以随手劈死千足大蜈蚣的人。

  “姜小姐,我这儿……是家里老娘病了呢,着急让我回去看一眼,只怕,就是最后一眼了。”杨伺噗通一跪,“姜小姐莫为难我啊。”

  “你没做错事儿,我为难你做什么?”姜琰琰笑,“我早就查过,你是孤儿,你哪里来的老娘?还是,你要认我做你的老娘,也行?你老娘我今天就带你回家,认认亲戚。”

  上午的时候。

  老烟枪在姜琰琰家里,说了许多,简明扼要的第一句,就是说虞家这位新招的管事,是个神棍托儿。

  老烟枪之前做的是江湖消息的生意,后来,百晓堂扈家由南往北发展壮大起来,就把老烟枪收了,成了扈家在长沙安的一个桩子。

  换句话说,但凡是在长沙发生的事儿,在长沙下的片子,都要经过老烟枪的手。

  也难怪,姜多寿一直都和姜琰琰说,你烟叔,不简单。

  杨伺之前是在长沙县做长工的,一直到进虞家之前,都没做过管事,按理,这样的人虞家不会招揽进来。

  “他做了个假的简历。”老烟枪说,“好巧不巧,是我老乡接的这单生意,当时我刚在门口看到这杨伺在等虞夫人,听到虞夫人喊他名字的时候,就觉得耳熟,略微想了一下,还真是他。”

  “这名字挺有意思,当时我就记下了,你看,这伺字两种念法,念‘四’的时候,有点窥探的味道,念‘次’的时候呢,又是伺候人的意思。”

  姜琰琰点头:“这名字就整得贼眉鼠眼,低三下四的。”

  “是。”老烟枪点头,“最近长沙动静闹得太大,许多人家心里头都不安宁,这杨伺最近十几天,就已经换了不少人家当管事的,每次到了谁那儿,家里头总是会出一些鬼祟的事儿来。”

  “现在都讲究什么科学民主,可有些事儿,大伙都是个宁可信其有不可信其无的态度,找个道士神棍,过来开个坛,做个法,出点银钱消个灾,这钱,不就和车轱辘一样全滚到道士口袋里去了。”

  “我晓得了。”姜琰琰直言,“这杨伺,就是孟天罡安插在白水巷里的钉子,难怪我说,怎么虞家当时看顾个人都看不住,杨伺看管孟天罡,这和贼小子看管贼头有什么区别。”

  老烟枪一边说一边笑:“难怪你打小,你爷爷就说你聪明,瞧瞧,我才张口,你就什么都知道了。”

  说完,老烟枪裂开嘴,牙齿黢黑,常年抽旱烟的人都是这样,牙齿缝里都和塞了黑泥巴似的。

  自家爷爷姜多寿是烟酒不碰,倒是这挚友老烟枪,烟酒不分家,兜里常揣着张新发槟榔。

  姜琰琰看到老烟枪打了个哈欠,晓得他烟瘾又犯了,感慨了一句:“烟叔你和我爷爷习惯差这么大,怎么聊到一块儿去的。”

  老烟枪眉毛一抬:“晓得你丫头又说我抽烟的事儿,咋了,活到这岁数了,啥东西都尝过了,老天不收我,我只能靠抽烟喝酒催催他了,你以为你爷爷不抽呢。”老烟枪呵呵笑,“他也抽,不过就抽过那么一次,不过量可猛着咧。”

  老烟枪一边说,一边抖了抖自己旱烟管上挂着的烟叶袋子,鼓囊囊的,他今天还没怎么敞开抽呢。

  “一晚上,止不住地抽,抽了三袋子,第二天,喉咙都哑得说不出话来了,那咳出来痰,又臭又浓,还带血丝。”

  当时老烟枪说上劲了,转眼瞧着姜琰琰脸色不大好,立刻抿嘴:“瞧我这嘴,我人粗,和你爷爷说话就不讲究,丫头莫怪。”

  “当时我爷爷咋了?”姜琰琰问,印象里,姜多寿素来平和,情绪稳定,鲜少着急上火,闷头抽烟的事儿,她是从未见过。

  “给你娘接生,拖你出来,你浑身是血,吓坏了呗。”

  “接生?”姜琰琰立马察觉不对劲了,“我爷爷说我是泥坑里捡来的,脸朝下,提出来,一脸的血。”

  她又说:“我爷爷见我娘,亲娘?他给我娘接生?”

  老烟枪眼神慢慢飘向远方,似看着那远处层峦叠翠发呆,目光涣散了好一会儿,才慢悠悠地说:“其实这事儿吧,你爷爷一直也没想瞒着你,只是你……当时年纪小,怕吓着你,随口编了那么一嘴,诶,但是你爷爷之前,一想把你送走,就下雨,这事儿是真的。”

  “你家里有《伏鬼录》吧,你去翻一翻,大概是在十二卷吧,有个讲鬼生子的,你看了,你也就晓得了。”

  “行了。”他用鞋底敲了敲旱烟里塞堵的烟灰渣滓,迈步走向门口,手已经伸到口袋里开始搓下一轮的烟叶团子了,回头对着姜琰琰劝,“其实看不看,有什么要紧的,你还是你爷爷的孙女,你爷爷……也还是你爷爷。”

  眼下,姜琰琰还在船上,阿毳看管着杨伺,杨伺一动也不敢动。

  阿年驮了船,没有直接过江,而是顺着江一路往北,临到谷山村的时候再靠岸,能剩下姜琰琰不少脚力。

  姜琰琰抬头看着这上弦月,脑子里都是下午来虞家之前,在《伏鬼录》里看到的东西。

  所谓“鬼生子”并非真正的鬼生孩子,而是死了的孕妇产子,又叫尸生子。

  野史有记载,明初太祖时期,乡野有妇人暴毙,腹中有子已足月,下葬时有道士路过,开坛做法,棺中忽传婴孩啼哭,开棺取子。

  但长大之后,阴气过重,未能活到及冠,早夭。

  后来也有人考据,说这各种说法,总是伴随着一个十分残忍的事实,所谓的道士做法,其实都是开膛破肚,一柄快刀挑开死妇的肚子,硬生生地取出孩子,只是怕以讹传讹,闹大了去,才说开坛做法,促孕妇生子。

  所以老烟枪口中的接生,可能也并非是真的接生。

  极有可能是姜多寿用利刃挖开了自己亲娘的腹部,才把自己取出来的。

  姜琰琰不敢多想,许是老烟枪说得对,知道那么多也没什么用,自己始终都是姜多寿的孙女。

  自己若是鬼生子,倒是能解释自己为何天生阴命。

  加上姜多寿提过,姜琰琰的身世和大烟有关,让姜琰琰远避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