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三节生产经营计划





  生产经营计划是计划管理的核心,厂生产计划调度处(计调处)负责编计全厂生产经营计划,按时间长短分为中长计划,年度、季度、月度计划,计划编制后上报上级有关部门审批,再下达检查执行。

  计调处还每年根据厂生产情况,在国家订货会议上向冶金部提出货源计划,并参加冶金部组织召开的排产会议,及时掌握经营动向,修改、调整生产经营计划,以指导生产。

  一、中长规划:

  横铁中长规划主要根据国家经济发展情况和市场需求信息,结合本厂生产实际,编制出一定历史时期内的企业发展规模和生产经营目标,包括企业建设蓝图、生产发展规模、经济技术指标、安全环保设施、职工文教福利事业等的发展规划。

  1977年制订了“工业学大庆”三年规划(1978年-1980年)。主要内容是:在三年内把横钢建成一个“大庆式”企业。规划提出要以马克思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建设一支“三老四严四个一样”的职工队伍,坚持“两参一改三结合”和一套依靠群众、符合生产发展的管理制度。

  1981年至1985年编制的“六五”规划工业总产值为14341万元,实际完成17054万元;规划生产铁合金总量121950吨,实际完成146152吨。

  1984年7月24日实行厂长负责制,深入进行经济体制改革,实行经济承包责任制。1984年-1990年制订了厂长任期目标规划,到1990年预计实现工业总产值5838.50万元,铁合金总量53500吨,创利税3000万元。

  1984年编制了1986年至1990年的“七五”规划,预计铁合金总量到1990年底达到50000吨,平均增长6.8%;工业总产值以1985年4000万元为基数,1990年底达到5400万元,平均增长6.2%;实现利税总额1985年的1400万元到1990年达到2042万元,平均增长7.8%;基建技改投资总额2306万元。经过全厂职工的努力,“七五”规划生产指标于1988年底均已达到,提前二年完成。

  1989年开始编制1991-1995年的“八五”规划初稿。横计(1989)121号文规划,以1990年计划铁合金总量53500吨为基数,1995年将达到92800吨,平均增长11.64%;工业总产值以1990年计划的5850万元为基数,1995年将达到10387万元,平均增长12.17%。“八五”期间技改项目在:2座8000千伏安电炉改造和配套建设,12500千伏安电炉工程,引水工程(从新安江下游引水进厂,投资700万元),消洇除尘装置,微机控制等9项,投资总额为4550万元。

  二、年度计划

  年度生产计划是横铁计划的重点。编制年度生产经营计划,以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消耗,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环节,既要有一定的发展速度,又要考虑原材料来源和供电情况等可能条件,在不增长过多能耗的情况下,增长效益为指导思想。以企业长远规划对本年度的要求 ,国家对企业下达的指令性规划、市场预测信息和厂长对生产经营的设想、方针、目标为依据,编制出切实可行的年度生产经营计划。编制过程,每年年初收集有关资料,7月10日前计调处将下年度计划草案建议发到各有关处室,上报厂长。7月20日经厂长召开有关人员会议研究、讨论,提出意见,8月编制出下年度建议计划,上报冶金公司和冶金部,经批复后下达实施。

  1987年8月3日制订出1988年的厂生产计划,安排工业总产值为5278万元,比1987年增长5.11%;铁合金总量为47300吨,比1987年增长5.11%;耗电量1.5824亿度,比1987年增长4.1%;实现利润1580万元,比1987年增长5.3%。

  1988年8月1日上报冶金部1989年工业生产建议计划,工业总产值为5590万元,比1988年增长5.91%;铁合金总量为51000吨,比1988年增长7.82%;实现利润1880万元,比1988年增长18.99%。到1989年底各项指标均超额完成。

  三、季度和月度计划是根据年度计划指标,结合原材料供应、供电情况编制的,分丰水期和枯水期和供电优劣编制季度、月度计划并控制计划的伸缩性。计调处根据生产外部、内部条件,有权及时调整季度、月度计划,以确保年度计划和厂奋斗目标的完成。

  计调处每月25日前向各处室、分厂下达下月产量、品种、产值等生产计划。各专业处室每季末15日前向计调处报告有关计划的完成情况,并提出下季的安排意见。计调处每季末25日前向各处室、分厂提供下季度计划草案,经厂主管部门批复后,28日前上报上级主管单位,并下达厂内各处室、分厂执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