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装客户端,阅读更方便!

第七节改革振兴





  (1984-1989年)

  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商品生产和经营的需要。

  1984年以来横钢先后更改二次厂名。第一次是1984年6月6日,杭州市经委批准将浙江横山钢铁厂改名为杭州铁合金厂,8月1日启用新厂名。第二次是1985年4月22日。浙江省冶金工业局批准将杭州铁合金厂更名为浙江横山铁合金厂(简称为横铁厂)。

  横铁在1983年企业全面整顿验收合格的基础上,1984年起逐步实行企业经济体制改革。7月24日浙江横山铁合金厂被确定为杭州市十二家企业实行厂长负责制的试点单位之一。此时厂长吴松春。同年9月8日杭州市经委任命孙艺华为横铁厂厂长。厂长在贯彻执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前提下,以改革统揽全局,在10月召开的横铁第五次(历史顺序第七次)职工代表大会上宣布了全厂总体改革方案。自1984年以来,在厂党委的支持下,先后进行三次内部机构改革,逐步理顺了经营体制。如在干部使用上,将中层干部任命制改为聘任制,将一般干部任用制改为聘用制,在分配制度改革方面,逐步由单一的内部经济责任制,完善到多种形式承包责任制。

  1984年下半年,横铁厂首先对主要生产车间试行经济承包,使1984年超额完成了国家计划,又一次刷新了历史生产记录。实现工业总产值3771.26万元,利税额达1457万元,铁合金总量为33192吨,1984年被评为浙江省“六好”企业。微碳铬铁产品质量在国优,部优,省优的基础上,首次荣获国家银质奖。1985年10月6日,由浙江省杭州市冶金公司经理朱关芝、党委副书记安世顺来厂授予“六好”企业奖牌。

  1985年开始全面推行经济承包责任制,由厂部和车间有关部门签订了各项承包合同:如实行吨铁含量包干,以开炉抢电生产加班工资包干,单项工程承包和营业额承包等形式。1985年荣获浙江省企业经营管理先进企业,浙江省经济效益先进企业,“两个文明”先进等24项先进荣誉。

  1986年开始,横铁厂成立了企业升级领导小组,制订出“七五”期间企业“上国二,争国一,攀特级”的升级规划,积极推行现代化管理!建立了纵横交错的目标管理体系,在管理工作中,狠抓质量、消耗、效益三大指标,强化七项基础管理。

  1986年,全厂工业总产值创5019万元,利税总额达2119万元。铁合金问题43527基准吨,横铁厂晋升为浙江省经营管理优秀企业。

  1987年至1990年,横山铁合金厂与杭州市建材冶金公司签订了厂,公司的经济承包责任制合同。并实行上交利税与工资总额挂钩的办法,在增加企业经济效益的基础上,实行企业内部浮动工资制,1987年企业三大指标均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水平,七项基础工作除全员劳动生产率低于国家二级标准外,其余均达到要求。1987年6月17日—21日,由浙江省冶金公司组织冶金系统省级先进企业。评审组23人来厂评审,确认横铁厂为省级先进企业。全厂职工晋升一级浮动工资。

  1988年1月18日,根据党的十三大精神,按杭州市委部署,实行了企业党政分开的政治体制改革。精简了政工机构,加强了行政领导力量,同年7月1日横铁厂为便于生产经营活动,将科室更名为处室,车间更名为分厂,厂部提出“两保两上”年度目标,(即保安全生产实现“五个零”,保产品质量全优,企业上国家二级,利润上两千万元)。号召全厂3000余名职工同心协力,为上国家二级企业,实现全员劳动生产率的国二标准而努力。至1988年底,全厂完成工业总产值6038.20万元,比上年增长12.77%,实现利税总额3259万元,其中利润为2172万元。比上年增长22.76%,铁合金问题达50281基准吨。钨钼丝5896万米,各项经济技术指标和七项基础管理工作,均达到国家二级企业标准。

  1989年6月16日,冶金部委托浙江省冶金总公司组织有关专业人员20人来厂,进行国家二级企业现场考评,8月9日,冶金部批准横山铁合金厂为国家二级企业。

  1989年底确标,横铁厂生产效益更上一层楼,全厂完成工业总产值6258.14万元,为年计划的111.95%比上年增长3.64%,完成铁合金总量59844吨,为年谋划的117.34%,比上年增长19.02%,完成钨丝4311万米,为指导性计划的78.38%,实现利税总额为4030.77万元,其中利润2878.77万元,为年计划的153.13%,比上年增长32.54%

  横铁在经营管理中“坚持质量第一,信誉之上”的经营方针,积极推行全面质量管理。成立了全面质量管理委员会及其办公室,对全厂90%以上的职工进行全面质量管理统考,建立23个质量管理小组。从厂部到分厂到班组,层层进行质量管理,质量监督。增强了职工质量第一的观念 。横铁为了广泛吸收产品用户的意见,1984年10月29日至11月3日召开了来自全国24个单位37们代表参加有用户座谈会,得到用户的一致好评。

  由于在全厂职工强化质量第一的思想指导下,使横铁生产的产品质量全部优质产品。其微碳铬铁从1984年至今蝉联五年荣获国家银奖。高碳铬铁,中碳铬铁,被评为冶金部浙江省优质产品,优质品率达到96%以上。

  横铁在深化改革的前提下,十分重视技术改造,设备更新和引进国外科学技术,并积极发展外向型经济,多生产出口产品,高碳铬铁近年出口朝鲜,日本等国家和地区,为企业赢得信誉。发展来料加工仅1986年至1988年三年为国家创外汇近百万美元。

  1986年11月30日至12月14日,横铁聘请瑞典专家赛福里,欧伦对钨钼分厂产品作了技术指导。赛福里,欧伦对钨钼分厂提出了有关改进拉丝设备和生产技术的宝贵意见。

  1988年10月26日,聘请瑞典专家,林德贝格来厂作关于“一步法”炼硅铬合金和“波伦法”炼微碳铬铁的试验指导。在厂工作六周,和厂工程技术人员双方交流了生产技术和经验。开阔了科技眼界。

  横铁在横向经济联系方面:1987年3月给南京铁合金厂碳素铬铁生产有赏技术输出。10月25日该厂3200kva电炉点火投产。1987年9月福建,原横富合资联营企业转为横铁对富文钢铁厂,转让3000kva电炉一台,技术咨询服务,1988年2月8日签订设计合同。

  1988年9月9日,横铁与龙泉县二轻铁合金厂签订了关于硅铬合金加工,技术协作协议书,包括横铁向对方提供整套工厂设计,部分设备转让,改造制作任务及电炉本体设备安装,调试和生产冶炼技术转让,计划到89年底全部完成。通过横向经济联系,进一步促进企业经济繁荣和企业活力。

  总之,1984年至1989年,横铁由于认真贯彻了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路线方针政策,实行改革开放政策,增强了企业活力,使横铁的产值,产量逐年增长,经济效益不断提高,六年累计完成工业总产值31397.24万元生产铁合金总量276716基准吨,钨钼丝31222万米,实现利税14875.77万元,其中利润10290.77万元。前四年利税数超过了建厂以来的全部投资,使企业逐步走上改革振兴之路。